林朝崧(1875~1915),字俊堂(一作峻堂),号痴仙,又号无闷道人。台湾台中人,晚清秀才出身,日治时期台湾最富盛名的传统社「栎社」创始人,台湾豪族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养子。朝崧年少时即热衷诗歌创作,1895年日本领台,时年廿一,与家人内渡福建泉州,1897年一度回台,停留数后再赴泉州,1898年移居上,1899年自上海返台定居。返台后,他与洪弃生、赖绍尧、林幼春、陈瑚、吕敦礼、陈怀澄等诗友时相唱和作诗。1901年其诗题已出现「栎社」之名,1902年他与侄子幼春-及彰化赖绍尧出面倡组栎社,1906年栎社正式组织化,以痴仙等九人为创始者。随著1906年底台南南社、1909年台北瀛社的成立,台湾三大诗社鼎足分立之势乃告确定。1910年栎社在痴仙主持下,于台中举行庚戌春会,共有社员二十人、南北诗友三十一人参加,这是日治时台湾诗社第一次大规模的共同集会活动。1911年栎社邀请梁启超访台,梁氏对痴仙、幼春叔侄之文学才华,深表肯定。痴仙晚年当对两件社会活动十分投入,其一是台中中学的创设,其二是板垣退助所倡组的「同化会」。同化会由于台湾总督府的打压,旋归失败,痴仙经此打击,即以四十一之年病故。痴仙诗的内容,多描述日本领台后传统文人苦闷无奈的心境,以及对祖国孺慕怨责的情绪,后作品则可看出逐渐强化对台湾本土的认同与关注。诗以感伤颓靡为主调,文字清丽多姿,可说是日治前期台湾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诗人。  林朝崧诗,目前通行之版本为《无闷草堂诗存》,在他去世十馀年后,由栎社诗友合力编辑,由鹿港信昌社印行,于昭和八年(1933)分成两册装订(上册为一至三卷,下册为四至五卷)出版。全书五卷,收录各体诗共八百馀首,附录诗馀一卷,共四十五题六十一首。龙文出版社「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」第一辑第八、九册两册所收《无闷草堂诗存》,系根据原刊本复印出版,以下即以此版本为校勘底本,另外收入散见于其他已出版诗集,或未出版栎社诗稿的林朝崧诗。台湾银行「台湾文献丛刊」第七十二种所收《无闷草堂诗存》,乃根据原刊本重新打字,但有不少错字。。其诗另有一原始版本,名为《无闷草堂诗钞》于1919~1923年连载于《台湾文艺丛志》(未以单行本出版)。两种版本所收作品颇有出入,但《诗钞》所收总数较《诗存》多出不少。(廖振富撰)

林朝崧的诗词全集、诗集(871首全)

  • 61.《学书·其五清朝·林朝崧书苑千秋笔数枝,真行草隶各争奇。成名恐落钟王后,远仿周秦以上碑。
  • 62.《二叔祖母罗太恭人七十晋一寿诗四首·其三清朝·林朝崧秦时巴寡妇,世擅丹穴赀。筑台只旌富,未闻能博施。贤哉我恭人,所宝在俭慈。自奉若寒素,见义则勇为。如坻散仓栗,年荒绝啼饥。编桥压狂澜,免忧蛟与螭。德水饮万家,仁风...
  • 63.《四和香·倚仗看山山正睡清朝·林朝崧倚仗看山山正睡,鸟唤苍烟里。又近黄昏日将坠,溪水急,风吹袂。我自荒寒逃物外,赚得诗人至。漫笑刘郎门深闭,聊种菜,消英气。
  • 64.《久旱喜雨清朝·林朝崧蕴隆何虫虫,赫羲烧大地。五行水干土,咎徵肥遗至。青阳萌动时,野望莽枯萎。万井渴生尘,溉浇齐告匮。田形龟背圻,农夫坐流泪。苍赤帝所生,未忍沟中弃。九霄呼行雨,乖龙...
  • 65.《无题六首·其四清朝·林朝崧天风吹去不吹还,胍胍波生带水间。一路莺啼如唤客,五更尨吠尚当关。帘前竹响闻腰佩,楼外云横见鬓鬟。咫尺蓬莱终缥缈,沾襟赢得泪痕斑。
  • 66.《和俞子渊武林怀古四首·其一清朝·林朝崧老柏萧森土一堆,英雄遗迹后人哀。墓前铁汉应流涕,赢得千秋唾骂来。
  • 67.《送侄幼春过海游学清朝·林朝崧吾兄膝上王文度,不减谢庭之宝树。先世起家用弓马,汝独苦心向词赋。千金一字不轻下,文成每有惊人句。奇峰狂浪生笔端,掷地铿锵协韶頀。偶然游艺贾馀勇,巧思亦足相贯注。...
  • 68.《飓风后作清朝·林朝崧甲寅闰五月,二十日巳刻。大风西北至,窗户震相击。我时病在床,强起视天色。妖云满空飞,怪雾四山羃。入夜雨又来,连朝风不息。吹山作平地,倒海泻霂霢。世情久混浊,天欲...
  • 69.《感作二首·其一清朝·林朝崧两字「风流」误半生,徵歌休更画楼行。铜琶羯鼓无情物,中有勾魂摄魄声。
  • 70.《客中述怀二首(以下丁酉)·其二清朝·林朝崧城东有老僧,怜我厌兵革。投诗说六如,劝作空门客。我感老僧心,未忍弃巾帻。往往访兰若,谈禅忘日夕。路熟不厌行,事惯遂成癖。啖饭饱伊蒲,听经伴顽石。渐觉俗念灰,何但...
  • 71.《十宜楼夜集作清朝·林朝崧不饮鹿溪水,弹指俄三秋。鹿溪多诗人,云集十宜楼。平生与我好,夺帜骚坛游。相思命驾访,岂惮道里悠。主人今陈遵,爱客投辖留。别情未及叙,满案罗珍羞。嘉宾联袂至,入座...
  • 72.《踏莎美人·春草清朝·林朝崧绿映波光,碧连岚影。春工绘出郊原景,芳菲又遂岁华新。换却一番裙屐踏青人。南浦魂销,西堂梦醒,采香无复年时兴。天涯何处望王孙,最恨萋萋没尽马蹄痕。
  • 73.《读梁子嘉大令(成栴)日本纪游诗卷,赋此寄之清朝·林朝崧沧海横天流,万里落胸次。喷墨写蛮笺,化作龙蛇字。奇哉作诗人,有此凌云气。闻说骑白鼋,新自蓬山至。君身有仙骨,十洲恣游戏。自度思度人,肯与世相弃。东行谒木公,却返...
  • 74.《次韵和谢颂臣先生山居诗清朝·林朝崧一邱自号谢家山,垂老菟裘卜此间。薇洞花开携妓赏,豆田草长课儿删。身除卖药何曾出,心为敲诗未得閒。时有门生来问字,月明林下叩柴关。
  • 75.《访袭君赋赠清朝·林朝崧鹿耳鲲身旧钓游,曾闻骚客此停舟。人间壶峤三年住,海外风烟一卷收。蓬荜无缘邀大驾,江山有福入吟眸。今朝邂逅清源郡,最喜新诗迭唱酬。
  • 76.《清朝·林朝崧南北又东西,随身一杖藜。向来相倚傍,何忍便分携?春野行吟把,秋山带醉提。慎毋化龙去,使我困攀跻。
  • 77.《同槐庭、藻云、笛亭小集吕氏新楼清朝·林朝崧烛灺西窗梦不成,小楼风露近三更。满池荷叶浮香气,绕砌流泉作雨声。酒渴玉川思茗饮,人来汐社续诗盟。十年鹿海须臾事,相对南冠愧此生。
  • 78.《哭沈笛亭·其一清朝·林朝崧南阮交情两世深,修文地下去相寻。阿咸哭罢重思籍,落日悲风满竹林。
  • 79.《望月峰·其二清朝·林朝崧扫开云雾揽清辉,独自狂歌上翠微。眼界一来高处放,争光魑魅悟前非。
  • 80.《瑞轩观芍药再咏·其二清朝·林朝崧舞罢霓裳色界天,春魂化作此花妍。东风欺汝柔无骨,吹得飘飘态欲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