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

罗隐的诗词全集、诗集(460首全)

  • 101.《钱唐见芮逢唐朝·罗隐 蔡伦池北雁峰前,罹乱相兼十九年。所喜故人犹会面, 不堪良牧已重泉。醉思把箸欹歌席,狂忆判身入酒船。 今日与君赢得在,戴家湾里两皤然。
  • 102.《干越亭唐朝·罗隐 楚水萧萧多病身,强凭危槛送残春。高城自有陵兼谷, 流水那知越与秦。岸下藤萝阴作怪,桥边蛟蜃夜欺人。 琵琶洲远江村阔,回首征途泪满巾。
  • 103.《升平公主旧第唐朝·罗隐 乘凤仙人降此时,玉篇才罢到文词。两轮水磑光明照, 百尺鲛绡换好诗。带砺山河今尽在,风流樽俎见无期。 坛场客散香街暝,惆怅齐竽取次吹。
  • 104.《淮南送司勋李郎中赴阙唐朝·罗隐 中朝品秩重文章,双笔依前赐望郎。五夜星辰归帝座, 半年樽俎奉梁王。南都水暖莲分影,北极天寒雁著行。 不必恋恩多感激,过淮应合见徵黄。
  • 105.《秋日富春江行唐朝·罗隐 远岸平如剪,澄江静似铺。紫鳞仙客驭,金颗李衡奴。 冷叠群山阔,清涵万象殊。严陵亦高见,归卧是良图。
  • 106.《故洛阳公镇大梁时隐得游门下今之经历事往…以伤以谢唐朝·罗隐 孤舟欲泊思何穷,曾忆西来值雪中。珠履少年初满座, 白衣游子也从公。狂抛赋笔琉璃冷,醉倚歌筵玳瑁红。 今日斯文向谁说,泪碑棠树两成空。
  • 107.《残花唐朝·罗隐 已叹良时晚,仍悲别酒催。暖芳随日薄,轻片逐风回。 黛敛愁歌扇,妆残泣镜台。繁阴莫矜衒,终是共尘埃。
  • 108.《寄京阙陆郎中昆仲唐朝·罗隐 柏台兰署四周旋,宾榻何妨雁影连。才见玳簪欹细柳, 便知油幕胜红莲。家从入洛声名大,迹为依刘事分偏。 争奈乱罹人渐少,麦城新赋许谁传。
  • 109.《岐王宅唐朝·罗隐 朱邸平台隔禁闱,贵游陈迹尚依稀。云低雍畤祈年去, 雨细长杨从猎归。申白宾朋传道义,应刘文彩寄音徽。 承平旧物惟君尽,犹写雕鞍伴六飞。
  • 110.《寄右省王谏议唐朝·罗隐 耳边要静不得静,心里欲闲终未闲。自是宿缘应有累, 可能时事更相关。鱼惭张翰辞东府,鹤怨周颙负北山。 看却金庭芝朮老,又驱车入七人班。
  • 111.《寄征士魏员外唐朝·罗隐 家遁苏门节,清贫粉署官。不矜朝命重,只恨路行难。 窗晓鸡谭倦,庭秋蝶梦阑。羡君归未得,还有钓鱼竿。
  • 112.《寄钟常侍唐朝·罗隐 一从朱履步金台,蘖苦冰寒奉上台。峻节不由人学得, 远途终是自将来。风高渐展摩天翼,干耸方呈构厦材。 应笑樟亭旧同舍,九州无验满炉灰。
  • 113.《升仙桥唐朝·罗隐 危梁枕路岐,驻马问前时。价自友朋得,名因妇女知。 直须论运命,不得逞文词。执戟君乡里,荣华竟若为。
  • 114.《金钱花唐朝·罗隐 占得佳名绕树芳,依依相伴向秋光。 若教此物堪收贮,应被豪门尽劚将。
  • 115.《寄侯博士唐朝·罗隐 规谏扬雄赋,邅回贾谊官。久贫还往少,孤立转迁难。 清镜流年急,高槐旅舍寒。侏儒亦何有,饱食向长安。
  • 116.《八骏图唐朝·罗隐 穆满当年物外程,电腰风脚一何轻。 如今纵有骅骝在,不得长鞭不肯行。
  • 117.《堠子唐朝·罗隐 终日路岐旁,前程亦可量。未能惭面黑,只是恨头方。 雅旨逾千里,高文近两行。君知不识字,第一莫形相。
  • 118.《寄黔中王从事唐朝·罗隐 故人刀笔事军书,南转黔江半月馀。别后乡关情几许, 近来诗酒兴何如。贪将醉袖矜莺谷,不把瑶缄附鲤鱼。 今日举觞君莫问,生涯牢落鬓萧疏。
  • 119.《奉使宛陵别二三从事唐朝·罗隐 梁王雪里有深知,偶别家乡隔路岐。官品共传胜曩日, 酒杯争肯忍当时。豫章地暖矜千尺,越峤天寒愧一枝。 还有钓鱼蓑笠在,不堪风雨失归期。
  • 120.《安陆赠徐砺唐朝·罗隐 灵蛇桥下水声声,曾向桥边话别情。一榻偶依陈太守, 三年深忆祢先生。尘欺鬓色非前事,火爇蓬根有去程。 还把馀杯重相劝,不堪秋色背郧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