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

罗隐的诗词全集、诗集(460首全)

  • 161.《武牢关唐朝·罗隐 楚人曾此限封疆,不见清阴六里长。一壑暮声何怨望, 数峰秋势自颠狂。由来四皓须神伏,大抵秦皇谩气强。 欲学鸡鸣试关吏,太平时节懒思量。
  • 162.《经故洛阳城唐朝·罗隐 败垣危堞迹依稀,试驻羸骖吊落晖。跋扈以成梁冀在, 简书难问杜乔归。由来世事须翻覆,未必馀才解是非。 千载昆阳好功业,与君门下作恩威。
  • 163.《郑州献卢舍人唐朝·罗隐 海槎闲暇阆风轻,不是安流不肯行。鸡省露浓汤饼熟, 凤池烟暖诏书成。渔筹已合光儒梦,尧印何妨且治兵。 会待两都收复后,右图仪表左题名。
  • 164.《送朗州张员外唐朝·罗隐 圣朝纶阁最延才,须牧生民始入来。凤藻已期他日用, 隼旟应是隔年回。旗飘岘首岚光重,酒奠湘江杜魄哀。 肠断秦原二三月,好花全为使君开。
  • 165.《湖上岁暮感怀有寄友人唐朝·罗隐 雪天萤席几辛勤,同志当时四五人。兰版地寒俱受露, 桂堂风恶独伤春。音书久绝应埋玉,编简难言竟委尘。 唯有广都庞令在,白头樽酒忆交亲。
  • 166.《送进士臧濆下第后归池州唐朝·罗隐 赋成无处换黄金,却向春风动越吟。天子爱才虽仄席, 诸生多病又沾襟。柳攀灞岸狂遮袂,水忆池阳渌满心。 珍重彩衣归正好,莫将闲事系升沈。
  • 167.《思故人唐朝·罗隐 故人不可见,聊复拂鸣琴。鹊绕风枝急,萤藏露草深。 平生四方志,此夜五湖心。惆怅友朋尽,洋洋漫好音。
  • 168.《江南唐朝·罗隐 玉树歌声泽国春,累累辎重忆亡陈。 垂衣端拱浑闲事,忍把江山乞与人。
  • 169.《唐朝·罗隐 越海霜天暮,辞韬野草干。俊通司隶职,严奉武夫官。 眼恶藏蜂在,心粗逐物殚。近来脂腻足,驱遣不妨难。
  • 170.《郴江迁客唐朝·罗隐 不是逢清世,何由见皂囊。事虽危虎尾,名胜泊鹓行。 毒雾郴江阔,愁云楚驿长。归时有诗赋,一为吊沉湘。
  • 171.《大梁见乔诩唐朝·罗隐 湘水春浮岸,淮灯夜满桥。六年悲梗断,两地各萍漂。 刀笔依三事,篇章奏珥貂。迹卑甘汩没,名散称逍遥。 好寺松为径,空江桂作桡。野香花伴落,缸暖酒和烧。 晋...
  • 172.《自湘川东下立春泊夏口阻风登孙权城唐朝·罗隐 吴门此去逾千里,湘浦离来想数旬。只见风师长占路, 不知青帝已行春。危怜坏堞犹遮水,狂爱寒梅欲傍人。 事往时移何足问,且凭村酒暖精神。
  • 173.《送李右丞分司唐朝·罗隐 分漕得洛川,谠议更昭然。在省曾批敕,中台肯避权。 所悲时渐薄,共贺道由全。卖与清平代,相兼直几钱。
  • 174.《春中湘中题岳麓寺僧舍唐朝·罗隐 蟾宫虎穴两皆休,来凭危栏送远愁。多事林莺还谩语, 薄情边雁不回头。春融只待乾坤醉,水阔深知世界浮。 欲共高僧话心迹,野花芳草奈相尤。
  • 175.《闲居早秋唐朝·罗隐 槐杪清蝉烟雨馀,萧萧凉叶堕衣裾。噪槎乌散沈苍岭, 弄杵风高上碧虚。百岁梦生悲蛱蝶,一朝香死泣芙蕖。 六宫谁买相如赋,团扇恩情日日疏。
  • 176.《空城雀唐朝·罗隐 雀入官仓中,所食能损几。所恨往复频,官仓乃害尔。 鱼网不在天,鸟网不张水。饮啄要自然,何必空城里。
  • 177.《谩天岭唐朝·罗隐 西去休言蜀道难,此中危峻已多端。 到头未会苍苍色,争得禁他两度谩。
  • 178.《青山庙唐朝·罗隐 市箫声咽迹崎岖,雪耻酬恩此丈夫。 霸主两亡时亦异,不知魂魄更无归。
  • 179.《题方干诗唐朝·罗隐 中间李建州,夏汭偶同游。顾我论佳句,推君最上流。 九霄无鹤板,双鬓老渔舟。世难方如此,何当浣旅愁。
  • 180.《唐朝·罗隐 志士不敢道,贮之成祸胎。小人无事艺,假尔作梯媒。 解释愁肠结,能分睡眼开。朱门狼虎性,一半逐君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