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智圆(976~1022),字无外,自号中庸子,或称潜夫,俗家姓徐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宋初天台宗外派重要的文僧。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,后人因称其为“孤山法师”。释智圆虽为佛徒,但颇爱好儒学,喜为诗文,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,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。

释智圆的诗词全集、诗集(413首全)

  • 381.《读秦始本纪宋朝·释智圆纵欲劳民殊未已,阿房望夷相次想。后来风俗昧其由,妄说秦皇能役鬼。
  • 382.《讲堂书事宋朝·释智圆早玩台衡宗,佛理既研精。晚读周孔书,人伦由著明。达本与节躬,志在求同声。击蒙虽云劳,来学苦无成。杨雄玄尚白,仲尼道不行。青山梦中归,华发年来生。唯当照真空,万事...
  • 383.《病起宋朝·释智圆秋尽积雨歇,幽忧病渐安。眼疼嫌字小,身瘦觉衣宽。倚杖防苔滑,开炉怯夜寒。浮生能几日,长作水沤观。
  • 384.《舟归宋朝·释智圆平湖渺渺澄寒水,孤舟静泛清光里。却惭未是狎鸥人,处处凫鹥尽惊起。
  • 385.《寄题章安禅师塔宋朝·释智圆祖师坟塔在天台,雨坏风摧事可哀。香火无人空有迹,夜深明月照苍苔。
  • 386.《与友人夜话宋朝·释智圆对坐当清夜,茆堂野水西。破窗秋烛冷,高木老猿啼。迹与孤云并,身将一梦齐。幽怀言未已,明月落前溪。
  • 387.《寄海慧大师宋朝·释智圆云门卜深隐,谁复继高踪。旧寺抛双阙,新题咏十峰。禅开杉径月,讲候雪楼钟。莫怪相寻晚,嵇康性本慵。
  • 388.《寄净慈寺悟真师宋朝·释智圆忆得凉宵宿上方,静吟闲话趣何长。别来音信无由寄,目断遥天雁一行。
  • 389.《次韵酬梵天阇梨宋朝·释智圆数峰残雪对闲门,世态悠悠莫可论。静室禅馀忽相忆,划灰孤坐到黄昏。
  • 390.《送希中游霅宋朝·释智圆日暮蝉鸣急,临流动别吟。片帆冲晚照,归鸟入遥林。月色寒溪静,钟声岳寺深。苹洲逢旧识,应得话无心。
  • 391.《病起二首·衡门牢落雨苔斑宋朝·释智圆衡门牢落雨苔斑,病起深秋气象闲。照水未能嗟白发,倚栏重得见青山。风高砌木蝉犹噪,社近茆堂燕已还。孤坐孤吟又终日,有谁来此问衰颜。
  • 392.《出道场山途中作宋朝·释智圆独下层峦景物秋。依依云木似相留。孤舟晓泛平波去,更为青山一转头。
  • 393.《寄道士宋朝·释智圆长闻披鹤氅,城市往来频。得道人难测,和光迹易亲。堂闲秋擣药,坛冷夜朝真。几忆蓬壶顶,蟠桃烂漫春。
  • 394.《寄题梵天圣果二寺兼简昭梧二上人·江色杳无极宋朝·释智圆江色杳无极,渺渺接遥天。归帆带夕阳,去鸟沈寒烟。幽景不同观,遐想成斯篇。
  • 395.《孤山闲居次韵酬会稽仁侄见寄宋朝·释智圆山耸湖心住任缘,考槃茆舍闭深烟。月澄秋水牵吟思,花满春岩照困眠。触石微云闲致雨,鸣臯孤鹤静闻天。会抛此景相寻去,渺渺沧江片席悬。
  • 396.《书慈光塔宋朝·释智圆灵骨未藏三十载,我来收得葬孤山。此中起塔不在大,已有高名垂世间。
  • 397.《戏题四绝句其四·鸡怨言宋朝·释智圆三箇因何各自强,竞夸已德掩他长。冥冥风雨茆堂闭,至竟谁先报晓光。
  • 398.《悼广钧师宋朝·释智圆北僧传示灭,高迹更难寻。故国房空在,新坟草已深。云泉违旧约,风月罢论心。默坐看遗偈,西窗月又沈。
  • 399.《汉武帝宋朝·释智圆酷矣秦皇灭,荒哉汉武还。将军封五利,神药访三山。重色为金屋,穷兵过玉关。岂知尧舜道,千古在人间。
  • 400.《寄圆长老宋朝·释智圆澹虑栖幽境,闲将水石邻。信衣传往祖。禅语示来人。晚屋茶烟细,晴轩岳翠匀。相怀独南望,林木又经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