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世南简介

虞世南的诗词曲代表作

永兴文懿公虞世南(558年-638年711日),字伯施,汉族,越州余姚(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)人。南北朝至隋唐时著名书法家、文学家、人、政治家,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。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、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。
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,意志坚定努力学习。在陈朝时,曾任建安王法曹参军、西阳王友。入隋后,官秘书郎、起居舍人。隋朝灭亡后,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。李世民灭窦建德后,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、记室参军、弘文馆学士,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,为“十八学士”之一。太宗贞观年间,历任著作郎、秘书少监、秘书监等职,先后封永兴县子、永兴县公,故世称“虞永兴、虞秘监”。他虽容貌怯懦、弱不胜衣,但性情刚烈,直言敢谏,深得太宗敬重。贞观十二年(638年)卒,年八十一,获赠礼部尚书,谥号文懿,配葬昭陵。贞观十七年(643年),绘像凌烟阁。
唐太宗称他德行、忠直、博学、文词、书翰为五绝。善书法,与欧阳询、褚遂良、薛稷合称“初唐四大家”。日本学界称欧阳询、褚遂良、虞世南为“初唐三大家”。其所编的《北堂书钞》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,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。原有诗文集30卷,但已散失不全。民国张寿镛辑成《虞秘监集》 4卷,收入 《四明丛书》。

虞世南精通书法

  虞世南是跟从王羲之的七世孙、隋朝书法家智永禅师学习书法的。他的字用笔圆润,外柔内刚,结构疏朗,气韵秀健。传说唐太宗学书就是以虞世南为师。唐太宗常感到“戈”字难写。有一天,他写字时写到“戬(jian剪)”字,只写了“晋”的半边,让虞世南写另外半边的“戈”。写成以后,唐太宗让魏征来鉴赏,魏征看了说:“今窥(看的意思)圣作,惟戬字戈法逼真”。唐太宗赞叹魏征的眼力高,也更看重虞世南的书法了。虞世南的代表作有《孔子庙堂碑》等。初唐的书法家继欧、虞之后的是褚遂良和薛稷。虞世南死后,唐太宗慨叹地说:“世南死,没有人能够同我谈论书法了。”

虞世南的诗词

  • 1.《奉和献岁宴宫臣唐朝·虞世南 履端初起节,长苑命高筵。肆夏喧金奏,重润响朱弦。 春光催柳色,日彩泛槐烟。微臣同滥吹,谬得仰钧天。
  • 2.《奉和月夜观星应令唐朝·虞世南 早秋炎景暮,初弦月彩新。清风涤暑气,零露净嚣尘。 薄雾销轻縠,鲜云卷夕鳞。休光灼前曜,瑞彩接重轮。 缘情摛圣藻,并作命徐陈。宿草诚渝滥,吹嘘偶搢绅。 天...
  • 3.《侍宴应诏赋韵得前字唐朝·虞世南 芬芳禁林晚,容与桂舟前。横空一鸟度,照水百花然。 绿野明斜日,青山澹晚烟。滥陪终宴赏,握管类窥天。
  • 4.《奉和出颍至淮应令唐朝·虞世南 良晨喜利涉,解缆入淮浔。寒流泛鹢首,霜吹响哀吟。 潜鳞波里跃,水鸟浪前沉。邗沟非复远,怅望悦宸襟。
查看虞世南所有诗词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