浣溪沙,唐代教坊曲名,后用为词牌。分平仄两体,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,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。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,通常以其词为正体,另有四种变体。全词分两片,上片三句全用韵,下片末二句用韵。此调音节明快,为婉约、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。代表作有晏殊的《浣溪沙·一曲新词一杯》、苏轼的《浣溪沙·照日深红暖见》、秦观的《浣溪沙·漠漠轻寒上小楼》、辛弃疾的《浣溪沙·常道中即事》等。

浣溪沙又名“浣溪纱”,典出“西施浣纱”。西施是春秋末越国的浣纱女子,粉面桃花,楚楚动人。她在河边浣纱时,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,儿看见倒影,忘了游水,渐渐沉到河底。历史上以“沉鱼”代称西施。传说西施浣纱处在今天浙江绍兴的若耶溪,该溪因此又名“浣纱溪”。

浣溪沙 王时翔

  • 31.《浣溪沙·其十五清朝·王时翔杨柳梧桐翠色齐。小鸳么凤镇双栖。梦中仙路有丹梯。玉簟分明花气重,琐窗萧淡月痕低。惺忪那易到如泥。
  • 32.《浣溪沙·其一清朝·王时翔消减惟应鹊镜知。压肩浓绿鬓鬟欹。病容扶起淡黄时。碧院无人春寂寂,画楼有燕雨丝丝。药烟影里过相思。
  • 33.《浣溪沙·其三十四清朝·王时翔阆苑清虚碧海深。玉柯琼干树愔愔。风裳云帔称人心。新月半墙仙凤杳,朝阳一角彩霞沉。去来长是费思寻。
  • 34.《浣溪沙·其二十七清朝·王时翔玉藕丝长未上梭。文鸳欲织又蹉跎。最无聊处看横波。人到淡黄方艳极,天交新绿得春多。薄衾凉簟奈愁何。
  • 35.《浣溪沙·其四清朝·王时翔初旭铜钲挂影圆。笋舆斜驻柳庄前。邮亭卯酒一杯传。清露凝珠芳草陌,碧云铺縠嫩晴天。人家茅屋未炊烟。
  • 36.《浣溪沙·其二十二清朝·王时翔短阁清灯照影闲。碧云香霭隔银湾。萧萧暮雨洒花关。燕语呢喃飘枕角,蝶魂离合向屏山。依稀记捧玉纤弯。
  • 37.《浣溪沙·其七清朝·王时翔客里愁深与病兼。成皋晓发渡巉岩。北来九月气先严。初日翳沙如月淡,薄霜侵面似刀铦。篮舆空护一重帘。
  • 38.《浣溪沙·其十六清朝·王时翔小院秋光似画佳。海棠红映绿莎阶。几番闲立写风怀。锦瑟怨时知意忤,玉琴调处识心谐。可能亲递凤皇钗。
【生卒】:1675—1744
【介绍】: 清江苏镇洋人,字皋谟,一字抱翼,号小山。诸生。雍正间以荐举任晋江知县,以宽和为治。乾隆初,官至成都知府。有《小山全稿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