晁补之·鸟兽的诗句(共1句)

鸟兽简介

"鸟兽"作为汉语固定词语,泛指天空中飞行的禽类与地面上行走的兽类。该词最早见于《论语·阳货》中"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"的论述,体现了古代教育中对自然认知的重视。在文字学层面,《说文解字》收录的466个动物相关字词印证了该词语的语义根基,先民通过观察鸟兽足迹等自然现象创造了基础文字。成语系统中存在"如鸟兽散""兽聚鸟散"等六组成语,形象展现了该词在描述群体行为与自然现象时的语言功能。古代典籍中"鸟兽"常与"草木"并称,构成自然万物的基本分类体系。

晁补之的诗词曲代表作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黄庭坚秦观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工书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