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炎·清狂的诗句(共1句)

清狂简介

清狂,汉语词语,拼音为qīng kuáng,原指痴颠或放逸不羁之态。该词兼具双重语义维度:既可形容人的狂放不羁,如杜甫“裘颇清狂”展现少年洒脱,亦能描述精神异常,《汉书》中“清狂不惠”即指心智失常。

作为文学意象,“清狂”常承载复杂情感。李商隐无题》以“未妨惆怅是清狂”升华其意,借巫神女、清溪小姑等典故,将之凝练为明知无益仍执着追求的惆怅心境。这种通过跳跃性意象构建的抒情境界,使该词成为古典歌独特的情感符号。

该词汉代始见于史籍,魏晋后逐渐融入文学语境。左思《魏都赋》以“仆党清狂”凸显豪迈气概,至唐代杜甫等诗人多取其不羁之义,而李商隐通过悲剧性重塑,拓展了其内涵层次,展现出语义流变的文学张力。

张炎的诗词曲代表作
张炎(1248-1320?),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,字叔夏,号玉田,又号乐笑翁。祖籍凤翔成纪(今甘肃天水),寓居临安(今浙江杭州)。贵族后裔(循王张俊六世孙),前半生富贵无忧。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,南宋亡,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,家财被抄没。此后,家道中落,贫难自给,曾北游燕赵谋官,失意南归,长期寓居临安,落魄而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