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贯·形色的诗句(共1句)

形色简介

形色,汉语词语,拼音为xíng sè,原指形体与容貌,后延伸至神态、样貌、颜色等物质形态的具象呈现,亦包含情绪通过面部表情外显的涵义。

其内涵包含自然物象与人文表意双重维度:既指人体或物体的外在形貌、颜色、样式等物理特征,如体表气色、器物形制;也用以描述人的神态变化及情绪外显,如“形色索漠”等表述均体现其表情达意功能。佛教经典及儒家典籍常将其与生命哲学关联,如《佛说无量寿经》以“形色”指众生容貌差异,《孟子》则将其视为天性外显的载体。

该词最早见于《孟子·尽心上》“形色天性”的哲学命题。后世文献中语义逐渐扩展:南朝颜延之论贫病对形神的影响,北齐颜之推辨析星形色,元代陶宗仪记载玉器形色特征,均从不同语境诠释其物质形态与精神表意的综合表达。

柳贯的诗词曲代表作

贯(1270年8月18日—1342年12月7日),字道传,婺州浦江人,元代著名文学家、人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书画家。博学多通,为文沉郁春容,工于书法,精于鉴赏古物和书,经史、百氏、数术、方技、释道之书,无不贯通。官至翰林待制,兼国史院编修,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、黄溍并称“儒林四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