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繻(1866~1928),本名攀桂,学名一枝,字樵。台湾沦日后,取《汉书‧终军传》「弃繻生」之说,改名繻,字弃生。清彰化鹿港人,原籍福建南安,其先大父至忠公流寓台湾鹿港,遂家焉。少习举业,光绪十七年(1891)以案首入泮。十九年(1893)乡试不中。乙未(1895)割台之役,与丘逢甲、许肇清等同倡抗战,任中路筹饷局委员。台湾民主国瓦解后,绝意仕进,潜心于古文辞。由于身居弃地,洪繻采取「不妥协、不合作」的应世态度,以遗民终其身。他坚不剪辫,拒著洋服,拒说日语,不许二子受日本教育,诗文皆以干支纪年,以示不忘故国。内容多系三台掌故,自清末政治措施,以迄割台前后战守之迹,日人横暴之状,民生疾苦之深,一一垂诸篇章,兼具经世作用与史料价值。

张光岳谓洪繻诗,先学唐诗,以求诗格高古;继而上窥汉、魏,再学于宋、元、明、清,以臻高雅古朴之境。胥端甫谓其「感愤时事诗中,评时论古诸作,皆能独具只眼以自抒其伟抱。」杨萍则推许洪氏为台湾近代学人中,博闻笃学,抱朴守贞,俨然有古大师之的第一人。〖参考胥端甫编辑《洪弃生先生遗书》;杨萍《台湾史上的人物》,台北:成文出版社,1981年5月;张子文等《台湾历史人物小传:明清暨日据时期》,台北:国家图书馆,2003年12月;程玉凰《嶙峋志节一书生:洪弃生及其作品考述》,台北:国史馆,1997年5月。
〗洪繻著作包含诗歌、骈文、古文、试帖时文四类文体,皆冠以「寄斋」之名,有《诗集》、《八州诗草》、《试帖诗集》、《词集》、《诗话》、《骈文稿》、《古文集》、《函札》、《制义文集》、《八州游记》、《瀛偕亡记》、《中西战纪》、《中东战纪》、《时事三字经》,约百馀卷,一百八十馀万字。遗稿经哲嗣洪炎秋辑为《洪弃生先生遗书》〖胥端甫编辑,台北:成文出版社,1970年。
〗,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又依据原抄本,重加整编标点,排印为《洪弃生先生全集》〖林文龙点校,南投:台湾省文献委员会,1993年。
〗。今以成文出版社《洪弃生先生遗书》所收《寄鹤斋诗集》为底本〖底本收录诗集分述如下:(1)《谑蹻集》七卷,约为1885至1895年之作。(2)《披晞集》七卷,约为1895至1905年之作。(3)《枯烂集》九卷,约为1905至1915年之作。(4)《壮悔馀集》,为香奁诗,为1897年之作。(5)《八州诗草》五卷,为1922至1923年游历中国之作。(6)《诗集补遗》,补录前面诗集所漏收诗作。(7)《试帖诗集》,为1885至1898年科举考试习作。
〗,对校洪繻孙女洪小如所藏抄本〖编者按:洪小如所藏抄本含《谑蹻集》七卷,《披晞集》六卷(缺卷五),《枯烂集》九卷。现收藏于国立台湾文学馆。
〗、洪繻自编出版的《寄鹤斋诗矕》〖《寄鹤斋诗矕》,南投:南投活印社,1917年。此书洪繻自编自印,作为旅游大陆交谊用书,也是洪氏第一部见世的著作。
〗,并参考台湾省文献委员会《洪弃生先生全集》,以及《台湾日日新报》、《台湾文艺丛志》、《台湾诗荟》等所载之诗作,辑录编校。(吴福助撰)

洪繻的诗词全集、诗集(472首全)

  • 221.《乞酒后再借书,与林十郎清朝·洪繻古人读书下以酒,胸中云梦吞八、九。我今爱酒佐以书,举杯好开谈天口。与君乞酒兼乞书,一编酒难还赵书。不然倘能为我浇磊块,送归君家百尺楼上悬。海内梨洲有述作,一部「...
  • 222.《暴雨险涨纪事清朝·洪繻日没江河翻,狂涛天上泻。急电催迅雷,冲飙万瓦下。雨箭穿飓风,石壁不受射。路人急奔豚,不知为旦夜。道途水接天,无处认桥跨。匉訇山石声,举目无完舍。予坐读书斋,但见...
  • 223.《登临感作清朝·洪繻日色落海天,青山馀一发。苍苍海波中,何处是闽、粤?帆断浙江风,城堕吴峰月。痛哉海东山,竟与中华绝!南望鲲身沙,北望鸡笼雪。中有玉山尖,尖尖皆破缺。白云迷翠微,青...
  • 224.《夏雨即事六首(选一)清朝·洪繻征夫冒暑去无还,风雨如怜五岭蛮。驿电不知能递否?连天烽火在深山。
  • 225.《过枞阳江清朝·洪繻我读汉书武帝纪,曾说射蛟三千里。出自寻阳薄枞阳,盛唐之山枞阳水。我今来过枞阳江,江山如画云如幢。中流惟见燕飞乙,南狩不闻蛟叠双。天柱霍山自何处,灵风欲逐武皇驭。...
  • 226.《吊从内兄丁锡勋茂才清朝·洪繻眼中诗笔谁清妙,丁君鸾凤孙登啸。乱世文章故家子,携家避乱南闽峤。闽南一去几春秋,畴曩海东来一游。陆子见人当入洛,仲宣邀我共登楼。挂帆辞我中原去,秋风萧萧海天处。...
  • 227.《夜雨,读国朝人诗清朝·洪繻深夜听雨声,当作琳琅响。春风吹檐除,声似鸣兰桨。入耳无凡音,天机资肸蚃。起视天宇空,窈冥含幽敞。危坐读古书,灯暗走蝄蜽。一编渔洋诗,生吾云霞想。竹垞朱老翁,骚坛...
  • 228.《望张汝南故居感赋清朝·洪繻云山万叠君所居,中有当时旧精庐。四面桄榔杂花竹,一窗琴对一床书。当日与君坐谈处,花发鸟啼不知曙。问字车常载酒来,寻诗客共扶筇去。君家风雅弟与兄,讲理人称鲁二生。...
  • 229.《忆昔日航海感赋清朝·洪繻忆昔饱帆出台湾,一瞥已过澎湖间。千里、万里海色尽,又看山色入闽山。山山重叠虎门关,束缚波涛锁烟鬟。茫茫一海枕群峦,入港豁露青山颜。高台峻垒枪炮环,战场已过馀疮瘢...
  • 230.《意难忘·其一·感事二首清朝·洪繻一梦黄粱,看世情似水,断尽人肠;江山馀琐屑,云物换苍茫。天黯黯,海浪浪,是黑劫红羊。最不堪,故乡花草,都付斜阳。中原举目凄凉,问伊谁破碎,失却金汤?回头非锦绣,...
  • 231.《大墩即事清朝·洪繻偶向毬场过,消閒兴不虚。电传千里话,风走独轮车。市卖高丽菜,船来日本鱼。插标农圃里,倭客课耕畬。
  • 232.《漫与清朝·洪繻大荒以外煽风尘,岛上星槎绝问津。天堑早违天水赵,海东今作海西秦。衣冠卖药朝鲜客,髡裸行歌日本人。我自溷栖佣保里,莫将身比葛、怀民!
  • 233.《次林十韵,吊梁钝庵清朝·洪繻地棘天荆蜀道难,归来鱼铗竟谁弹!三生庾信埋吟骨,千里秦观梦殡棺!碧海有鲸空鼓柁,蓬山无雁少书翰。只馀朋辈闽南路,酾酒招魂泪不乾!诗人自古逢衰世,沦落东南失放翁!...
  • 234.《遣意再赋清朝·洪繻世间已置六尺躯,身上犹存三寸舌。南溟之鹏、北海鲲,屈伸变化归一瞥。我生肮脏四十秋,如何枯株长守拙。闭门郁郁无所为,如头受髡足受刖。扬尻欲作万里行,车已无轮马无軏...
  • 235.《杭郡登吴山巅,凭吊宋大内放歌清朝·洪繻湖东柳浪不闻莺,行行直入杭州城。城中江水阻湖水,吴山长作越山横。吴山下有第一泉,吴山上有第一峰。吴山旧入宋大内,亭台苑囿今何空!山头有石蛟龙举,山中无树凤凰处。...
  • 236.《秋日即景二首(选一)清朝·洪繻秋风飒飒路萧萧,千里津梁一线遥。野燎明虚霜后猎,烟船暗泊港边潮。拂云楼阁琉璃海,如砺关山铁索桥。毕竟何人铭坐领?西洲李特已寥寥。
  • 237.《过狮子岭,俯视浊水溪即事清朝·洪繻浊流、狮岭两崚嶒,铁轨风驰路几层。冒险车从牛峡入,援高人怕虎牢登。一溪水挟千龙去,两岸山如万马腾。最好客程峰顶驻,乱蝉声里画眉应。
  • 238.《逃剪发感咏清朝·洪繻穆生久惧楚人钳,藏尾藏头二纪淹。发短忽惊城旦酷,令轻犹比路灰严。山中夏馥缄须去,稷下淳于努目瞻。匿迹时将形影问,余颅何术葆鬑鬑!
  • 239.《即事清朝·洪繻五月西风吹转东,云霞蔽海半天红。行人记得楼台路,尽在寒烟燹火中。
  • 240.《题杜友绍画梅·其二清朝·洪繻孤山有梦即家乡,鹤骨虬枝雪月傍。我比林逋疏更懒,爱君疏影当闻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