鹊桥仙》,词牌名,又名《鹊桥仙令》、《金风玉露相逢曲》、《广寒秋》,双调五十六字,前后阕各两仄韵,一韵到底。前后阕首两句要求对仗。

关于“鹊桥仙”这一词牌名的由来,一说因欧阳修有词“鹊迎桥路接天津”一句,取为词名。又有一说,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。以上说法都表明了这一词牌与“鹊桥相会”的神话有关。古时关于“鹊桥”的神话,以东汉应劭《俗通》中“织女七夕当渡河,使鹊为桥”的记载为最早。至唐时,民间传说更为普遍,人多有吟咏。该调当于此际产生。

鹊桥仙 李蒸

  • 1.《鹊桥仙·别恨明朝·李蒸孤灯未了,煮帘初下,恼煞舟人催破。多愁不耐五更寒,又数著、星星几个。银河欲没,金鸡又度,渐觉轻裯难卧。纵然寄得一行书,有几许、云山折挫。
原名长苞,字西,江苏华亭人。明崇祯九年(一六三六)举人。后朱履升赠诗有“同榜人何在,辞官誓已坚”之句,殆亦终身沦隐者。有《春词》、《秋词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