鹊桥仙》,词牌名,又名《鹊桥仙令》、《金风玉露相逢曲》、《广寒秋》,双调五十六字,前后阕各两仄韵,一韵到底。前后阕首两句要求对仗。

关于“鹊桥仙”这一词牌名的由来,一说因欧阳修有词“鹊迎桥路接天津”一句,取为词名。又有一说,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。以上说法都表明了这一词牌与“鹊桥相会”的神话有关。古时关于“鹊桥”的神话,以东汉应劭《俗通》中“织女七夕当渡河,使鹊为桥”的记载为最早。至唐时,民间传说更为普遍,人多有吟咏。该调当于此际产生。

鹊桥仙 夏承焘

  • 1.《鹊桥仙·挽吴湖帆夫人近现代·夏承焘吴兴书翰,济南图史,不数当年管李。前身双隐住钟陵,又何曾、形单影只。高楼披古,高斋滂喜,回首兵尘乡里。方回未老莫思归,忍重和、枯桐半死。
  • 2.《鹊桥仙·金华客舍望双溪近现代·夏承焘里湖单舸,双溪一叶,莫问离愁轻重。帘波月影晚晴初,听远浦梅花三弄。雁山归路,冰滩雪壑,应有中天鸾凤。他年挥手上篷舟,定记此虚堂凉梦。
夏承焘(1900-1986) 字瞿禅,别号瞿髯。温州人。词学家,毕生致力于词学研究和教学。曾在温州任教,1930年到之江大学任教,居秦望轮楼,先后与龙榆生、朱疆村、冯沅君、陆侃如夫妇、冒亭等把晤,又结识马一浮、金岑、唐玉虬诸翁,后与唐圭璋、任二北、邓广铭等通函,又与顾颉刚、吴鹭山订交。主要著作有《唐宋词人年谱》、《唐宋词论丛》、《姜白石词编年笺校》、《白石道人歌曲旁谱考证》、《白石歌曲旁谱辨》、《瞿髯词》、《瞿髯论词绝句》、《夏承焘词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