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平乐》,原为唐教坊曲名,取用汉乐府“清乐”、“平乐”这两个乐调而命名。后用作词牌。《宋史·乐志》入“大石调”,《金奁集》、《乐章集》并入“越调”。通常以李煜词为准。双调四十六字,八句,前片四仄韵,后片三平韵。一说李白曾作《清平》,《尊前集》载有李白词四首,恐后人伪托,不可信。

双调,四十六字。上阕押仄声韵,下阕换平声韵。也有全押仄声韵的。

清平乐

  • 261.《清平乐·迟迟玉漏近现代·温倩华迟迟玉漏,又是黄昏候。料峭尖风帘幕逗,小朵灯花冻瘦。寒宵偏是深深,支颐独自沈吟。几度欲眠还怯,那堪如铁冰衾。
  • 262.《清平乐·香浓语腻清朝·黄侃香浓语腻。略解悤悤意。人静秋街风细细。怊怅两人空醉。满堂灯影摇红。回思却是朦胧。重见不知何处,青溪昨夜相逢。
  • 263.《清平乐·其二近现代·赵尊岳帘波侬汝。莫放春归去。唱澈吴云天尺五。认取旧时钿柱。少年鸲鹆心情。护花乞与金铃。梦到红罗亭子,归来斜月残檠。
  • 264.《清平乐·萋萋芳草宋朝·刘翰 萋萋芳草。怨得王孙老。瘦损腰围罗带小。长是锦书来少。 玉箫吹落梅花。晓寒犹透轻纱。惊起半屏幽梦,小窗淡月啼鸦。
  • 265.《清平乐·听雨近现代·卢青山穿窗一阵,不辨情和恨。只有飘零无住分,泥下可知欣愠?馀声未尽蛙添,垂风灯影低帘。有个幽人同在,人间不信难堪。
  • 266.《清平乐·其十三近现代·赵尊岳罗襟斜扣。团雪轻容漏。月透春痕灯透牖。嫞映三眠杨柳。回眸细息咿嘤。凭肩软语忪惺。索得珠啼玉哭,任他鬓乱钗横。
  • 267.《清平乐·疏疏整整宋朝·程垓 疏疏整整。风急花无定。红烛照筵寒欲凝。时见筛帘玉影。 夜深明月笼纱。醉归凉面香斜。犹有惜梅心在,满庭误作吹花。
  • 268.《清平乐·其二近现代·谢觐虞桃夭杏姹。都逊棠梨雅。几日江城花欲谢。梦里宝钗楼下。陌头处处流尘。浮云转眼成阴。惜取尊前襟袖,等闲莫问新亭。
  • 269.《清平乐·其二·二首近现代·詹安泰愁云不解,人在行云外。一夕三星长百拜,障扇还羞风采。春无消息谁描,青环珠佩轻抛。未是无花怜见,见花转觉难饶。
  • 270.《清平乐·寒风雁度宋朝·晁补之寒风雁度。声向千门去。也到文闱校文处。也到文君绣户。背灯解带惊魂。长安此夜秋声。早是夜寒不寐,五更风雨无情。
  • 271.《清平乐·行郡歙城寒食日伤逝有作·天下同文元朝·卢挚年时寒食。直到清明日。草草杯盘聊自适。不管家徒四壁。今年寒食无家。东风恨满天涯。早是海棠睡去,莫教醉了梨花。
  • 272.《清平乐·其二清朝·史承谦南田画卷,幅幅开生面。落墨无多工点染,合上仰家纨扇。临摹讵减关穜,崔徐花朵玲珑。坐对流泉古树,怜他艳草秋虫。
  • 273.《清平乐·其三近现代·赵文漪春莺来去。不问春来处。柳晕朝烟花浥露。借得嫏嬛小住。帘前鸿影忽忽。丝弦弹尽哀桐。微敛一双蛾月,曲廊深处疏风。
  • 274.《清平乐·芳乐苑清朝·吴绮酒痕沾地。宫市灯花里。彻夜金扉浑不闭,浪把江山戏。风流六代常新。教人却恨东昏。笑煞莲花满地,可怜芳草罗裙。
  • 275.《清平乐·檐燕近现代·程滨差池嫩羽。欲上青云舞。毕竟风霜难自许。独共香巢私语。别来秋雨廉纤。落花飘上层檐。莫问明春来不,知他飞到江南。
  • 276.《清平乐·同施景悦赌双陆不胜,戏作。元朝·白朴闲寻博奕。饱饭消长日。自笑家储无*石。百万都教一掷。平生酒圣诗豪。韦娘局上相嘲。今日风流磨折,翠裘输与*袍。
  • 277.《清平乐·其二·茧虎清朝·董元恺冰蚕细茧。纤手亲裁剪。刻画爪牙眉与眼。一笑从风细转。有时䌽笔描真。何须插艾为人。飘向玉钗头上,儿童竞取相亲。
  • 278.《清平乐·已过花甲清朝·刘琬怀已过花甲。前路惟成狭。种树徒薪空有法。心事泰山暗压。蓬莱不少神仙。茫茫薄隔云烟。古调怕弹别鹤,青琴只合无弦。
  • 279.《清平乐·天连翠潋宋朝·毛滂 天连翠潋。九折玻璃软。回抱金堤清宛转。疑共蓬莱清浅。 吾君欲济如何。唐虞风顺无多。自有松舟桧楫,一帆三代同波。
  • 280.《清平乐·香凝娇聚元朝·元好问 香凝娇聚。玉立临春树。细看司花留意处。都在轻匀浅注。相逢南陌东城。有情只似无情。说与新来憔悴,莺儿不解丁宁。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