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平乐》,原为唐教坊曲名,取用汉乐府“清乐”、“平乐”这两个乐调而命名。后用作词牌。《宋史·乐志》入“大石调”,《金奁集》、《乐章集》并入“越调”。通常以李煜词为准。双调四十六字,八句,前片四仄韵,后片三平韵。一说李白曾作《清平》,《尊前集》载有李白词四首,恐后人伪托,不可信。

双调,四十六字。上阕押仄声韵,下阕换平声韵。也有全押仄声韵的。

清平乐

  • 721.《清平乐·其九近现代·赵尊岳新腔甫试。婉转成娟媚。乍破银屏倾碧水。簌簌梁尘飞坠。遥空几驻行云。妙香兰麝微唯。最是啭喉入破,隔花怕有莺嗔。
  • 722.《清平乐·题墨仙双清图宋朝·张炎丹丘瑶草。不许秋风扫。记得对花曾被恼。犹似前时春好。湘皋闲立双清。相看波冷无声。独说长生未老,不知老却梅兄。
  • 723.《清平乐·赏梅观竹元朝·许有壬 赏梅观竹。不暇才黄独。白玉吹香连碧玉。富杀山人林谷。几年行路艰难。眼明今日重看。便结岁寒心友,休教梦到槐安。 ...
  • 724.《清平乐·楼高人远近现代·张伯驹楼高人远,寂寞闲庭院。独倚阑干情缱绻,心比游丝还乱。天涯草长花飞,帘前燕语莺啼。日日翻多愁恨,不如早送春归。
  • 725.《清平乐·其六近现代·陈永正细风搴幕。人去潮将落。忍问天涯他日约。便拟好春閒却。珠江不解东流。除非梦到西洲。试拣一春花叶,几枝能寄妆楼。
  • 726.《清平乐·檐花细落近现代·陈家庆檐花细落。闲却秋千索。一片新愁何处着。凄断晚风帘幕。依稀暗柳藏鸦。归心梦绕天涯。几度高楼横笛,江城吹落梅花。
  • 727.《清平乐·槐庭元老宋朝·史浩 槐庭元老。四海真师表。曲为故人敦久要。隔巷不嫌时到。虚堂已入凉颸。一觥为寿何辞。看即关河恢复,千秋永辅淳熙。 ...
  • 728.《清平乐·寄惠山壬戌四月十二日元朝·陈栎 惠山苍翠。远与毗陵媲。彼处锡泉标第二。此更钟奇毓异。年年初度浮觞。醉余新沦茶香。山下冰濡雪乳,淡中滋味悠长。 ...
  • 729.《清平乐·题徐仲可丈纯飞阁填词图清朝·马叙伦五陵怀抱。诉与朱弦袅。一卷乌丝和侧帽。画里词人垂老。溪桥流水溅溅。遥来一磐空山。窗外晓莺啼碎,筐中赢有新片。
  • 730.《清平乐·青天仰面元朝·刘因 青天仰面。卧看浮云卷。苍狗白云千万变。都被幽人窥见。偶然梦到华胥。觉来花影扶疏。窗下鲁论谁诵,呼来共咏风雩。 ...
  • 731.《清平乐·万部华严经塔近现代·金启孮苔荒砖老。败壁生秋草。七级浮屠存旧貌。巍峨独插云表。攀登塔顶寻幽。回翔燕雀啁啾。暗里摸碑读字,仿佛身在丰州。
  • 732.《清平乐·银河秋浪宋朝·毛滂 银河秋浪。遥出昆仑上。忽变澄澜添碧涨。可道升平无象。 黄云浊雾初开。荣光休气徘徊。试觅当时五老,金泥玉检将来。
  • 733.《清平乐·其一·梅蕊清朝·尤侗 烟姿玉骨。淡淡东风色。勾引春光一半出。犹带几分羞涩。
  • 734.《清平乐·燕帘风絮清朝·关锳燕帘风絮。几叠江南树。才起东风天又雨。冷了一春词句。镜奁消瘦朱颜。鸾笺湘管都闲。只有未归残梦,画屏绕遍春山。
  • 735.《清平乐·佛手柑清朝·叶申芗祗林宝相。忽现拈花像。岂比金仙承露掌。镇日高擎云上。禅根托体朱圞。木奴幻就瞿昙。风动遥疑弹指,妙香时度旃檀。
  • 736.《清平乐·西风初皱清朝·马叙伦西风初皱。人共斜阳瘦。长敛翠蛾非病酒。一片秋心做就。楚山红树方娇。楚江日夜寒潮。爱听中宵疏雨,窗前故植芭蕉。
  • 737.《清平乐·寿李平章元朝·蒲道源 □年宫教。龙*随天造。定策两朝儒者效。勋业更谁能到。玉堂暂得余闲。归□燕坐知还。待满令公书考,却回丝竹东山。 ...
  • 738.《清平乐·其二·周总理纺车近现代·杨鸿章斗斜汉静。窗映红灯影。总理纺车声愈劲。音伴鸡鸣远骋。摇轮旋转乾坤。抽丝组理经纶。织出绫罗万卷,红装宇内一新。
  • 739.《清平乐·其二·怀安郡王席上宋朝·向子諲 初上舞茵时,争看袜罗弓窄。恰似晚霞零乱,衬一钩新月。
  • 740.《清平乐·万雷鸣缶近现代·寇梦碧万雷鸣缶,闲煞谈天口。日饮亡何浇一斗,拚送流年如酒。短歌自答疏狂,惊尘不到鸥乡。消得晚凉滋味,不辞坐尽斜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