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平乐》,原为唐教坊曲名,取用汉乐府“清乐”、“平乐”这两个乐调而命名。后用作词牌。《宋史·乐志》入“大石调”,《金奁集》、《乐章集》并入“越调”。通常以李煜词为准。双调四十六字,八句,前片四仄韵,后片三平韵。一说李白曾作《清平》,《尊前集》载有李白词四首,恐后人伪托,不可信。

双调,四十六字。上阕押仄声韵,下阕换平声韵。也有全押仄声韵的。

清平乐

  • 1101.《清平乐·上元灯词清朝·郭则沄铜街夜迥。踏遍金凫影。摇梦红莲风不定。一枕春酲吹醒。白头还对鳌山。人间换尽雕阑。片片粉蛾飞断,十三楼上新寒。
  • 1102.《清平乐·其六·菖蒲葫芦清朝·董元恺花阴午直。旋把菖蒲刻。依样雕锼纤指劈。细认灵根九节。五丝撷向霓裳。一樽醉泛瑶觞。共喜兰汤浴罢,携来倍觉芬芳。
  • 1103.《清平乐·瓶梅清朝·钱枚铜瓶一尺。注水春冰裂。不管三更帘外黑。剪取半枝残雪。夜阑梦醒空帏。纸窗画本依稀。较量月斜时候,影儿略比花肥。
  • 1104.《清平乐·逐鹿中原近现代·冯仁恩天长夜短,行军急如闪。大别山上红旗展,逐鹿中原酣战。昨夜方克开封,今晨又收黄龙。正叹突围神速,回师依旧从容。
  • 1105.《清平乐·其八近现代·赵尊岳瑶阶斗草。响屧人来早。香径落英嫞不扫。恰似春光未老。酬春写遍笺长。余情更付壶觞。消得海棠沈醉,红阑一角斜阳。
  • 1106.《清平乐·听练欢女史抚琴近现代·陈伟强冶红淡紫,满目空花坠。叶底啼莺飞不起,春在佳人玉指。潇湘夜雨潺潺,瑶台环佩珊珊。曲罢彩云归去,醉魂犹绕钧天。
  • 1107.《清平乐·古松近现代·张晓虹闲云曾卧,山雨徘徊过。莺雀枝头声若火,争与乾坤唱和。孤标不约东风,自将冰梦呵融。花影携秋去矣,披襟独啸烟峰。
  • 1108.《清平乐·梦游近现代·卢青山渊丘若夙,老子前生有。一派昌风旋岭皱,人若冻鸡丧狗。沧冥芥子谁藏?逢迎万木千江。尚欲明宵再至,寥天暂莫飞霜。
  • 1109.《清平乐·其一·行前溪四首近现代·卢青山隐居石下,如戴三山者。龙伯来驱惊走马,可笑蜗头主霸。斯虫亦向吾咍:“丈夫何苦来哉。岂异螟居蚊睫,更誇蚊息如雷”。
  • 1110.《清平乐·人间花少宋朝·朱敦儒 人间花少。菊小芙蓉老。冷淡仙人偏得道。买定西风一笑。 前身原是疏梅。黄姑点碎冰肌。惟有暗香长在,饱参清露霏微。
  • 1111.《清平乐·油幢画戟宋朝·张孝祥 油幢画戟。玉铉调春色。动阀诸郎俱第一。风流前辈敌。 玉人双鞚华睪。翠云深处消摇。有客留君东阖,时闻风下笙箫。
  • 1112.《清平乐·人间喘汗宋朝·刘克庄人间喘汗。无计翻银汉。有个至人来震旦。宴坐补陀岩畔。吾闻福寿难量。待看海底生桑。乞取净瓶一滴,普教大地清凉。
  • 1113.《清平乐·春前别後宋朝·曹勋春前别後。常是双眉皱。生怕莺声催残漏。梦破闲衾堆绣。又还玉露金风。秋声先到房栊。川上不传尺素,云间犹望飞鸿。
  • 1114.《清平乐·莺歌蝶舞宋朝·赵崇嶓 莺歌蝶舞。池馆春多处。满架花云留不住。散作一川香雨。相思夜夜情悰。青衫泪满啼红。料想故园桃李,也应怨月愁风。 ...
  • 1115.《清平乐·铿金戛玉宋朝·刘埙 铿金戛玉。弹就神仙曲。 铁拨鶤弦清更熟。新腔浑胜俗。 教坊尽道名师。声华都处俱知。 指日内前宣唤,云韶独步丹墀...
  • 1116.《清平乐·琐窗朱户宋朝·晁端礼 琐窗朱户。曾是娇眠处。只有余香留得住。满地花钿翠羽。 三年宋玉东邻。断肠月夕烟春。看取画屏深处,题诗欲付何人。 ...
  • 1117.《清平乐·和可行梅竹韵三首元朝·许有壬 平生爱竹。到处萦心曲。一日相违人便俗。栽满水边茅屋。谁知岁晚空山。佳人能慰荒寒。莫论和羹结实,且看高节停鸾。 ...
  • 1118.《清平乐·夜来霜重元朝·刘秉忠 夜来霜重。帘外寒风劲。横笛楼头才一弄。惊破绿窗幽梦。起来情绪如何。开门月色犹多。照我如常如画,更谁能似?娥。 ...
  • 1119.《清平乐·蜂房蚁户元朝·刘敏中 蜂房蚁户。总是容身处。脚底东西南北路。万古人行人住。出家何必离家。求仙不用餐霞。但得花开酒美,老夫欢喜逾涯。 ...
  • 1120.《清平乐·玻璃翦叶宋朝·卢炳 玻璃翦叶。点缀黄金屑。雅淡幽姿风味别。翠影婆娑弄月。秋光占断江南。清香鼻观先参。一朵折来和露,乌云髻畔斜簪。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