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平乐》,原为唐教坊曲名,取用汉乐府“清乐”、“平乐”这两个乐调而命名。后用作词牌。《宋史·乐志》入“大石调”,《金奁集》、《乐章集》并入“越调”。通常以李煜词为准。双调四十六字,八句,前片四仄韵,后片三平韵。一说李白曾作《清平》,《尊前集》载有李白词四首,恐后人伪托,不可信。

双调,四十六字。上阕押仄声韵,下阕换平声韵。也有全押仄声韵的。

清平乐

  • 661.《清平乐·千言难记近现代·陈永正千言难记。一语成无寐。过尽眼前心上事。依旧黑沈沈地。花风不为朱颜。啼痕枕畔凝斑。纵有者回春梦,也难耐到宵残。
  • 662.《清平乐·木船打军舰近现代·周彬平琼州海战,奇迹谁曾见?几只“笨牛”原地转,薛岳闻之胆颤。木船初露锋芒,举枪投弹都忙。猛打穷追不放,护航功绩辉煌。
  • 663.《清平乐·一宵风雨宋朝·赵师侠 一宵风雨。春与人俱去。春解再来花作主。只有行人无据。殷勤满酌离觞。阳关唱起愁肠。苦恨无情杜宇,声声叫断斜阳。 ...
  • 664.《清平乐·有寄清朝·高旭春寒恻恻。两地应相忆。从不分离今独宿。料得天涯愁绝。枕边忽听荒鸡。打窗风雨凄其。并作数行清泪,叮咛流到留溪。
  • 665.《清平乐·风雨归庄圆明朝·陈霆 石田茅屋。老去安耕读。门外春风芳草绿。容我倒骑黄犊。
  • 666.《清平乐·春尽,和姊锳作清朝·关锜晚楼雅定。帘卷东风紧。弱酒乱浇心上冷。摇碎一窗灯影。灵魂不肯轻销。无端瘦减侬腰。却又无愁无病,等闲过了今朝。
  • 667.《清平乐·重过面壁窝和前作清朝·严元照松风花雨。高阁清如许。依旧媻娑香满树。又是凭阑一度。汀洲极目蒹葭。云边叶叶帆斜。只怕秋光迟暮,那人还恋蘋花。
  • 668.《清平乐·题饮谷说剑图清朝·厉鹗仙源风雅,不恨知音寡。艇子采香归去也,袖有骊珠无价。采涯共话秋窗,吹箫载酒何妨。莫把吴钩再看,灯前化作柔肠。
  • 669.《清平乐·甲寅元日清朝·邓嘉缜日华初放。梅占南枝暖。二十四番芳讯转。递入朱弦翠管。绿稠莺弄珠吭。红酣蝶舞霞裳。领取眼前春意,千金一笴流光。
  • 670.《清平乐·其二·幽思清朝·董俞酒醒何处。月落溪光曙。窗外子规啼不住。真个不如归去。莫言身后虚名。难忘菰饭莼羹。契阔山中茅舍,恐他鹤怨猿惊。
  • 671.《清平乐·雨轻风细清朝·过春山雨轻风细。小院深深闭。梦醒馀寒侵翠被。又被啼莺催起。悄然微步香阶。柳塘斜日初开。数尽落花无语,黄昏双燕还来。
  • 672.《清平乐·其一·春明朝·高濂桃花杨柳。试问春来否。水上笙歌花下酒。兴托百篇八斗。华裾翠袖翩跹。香车宝马联骈。芳草醉扶游客,夕阳鼓打回船。
  • 673.《清平乐·乱山深处宋朝·张元干乱山深处。雪拥溪桥路。晓日乍明催客去。惊起玉鸦翻树。翠衾香暖檀灰。一枝想见疏梅。凭仗东风说与,画眉人共春回。
  • 674.《清平乐·秋词宋朝·苏轼 清淮浊汴。更在江西岸。红旆到时黄叶乱。霜入梁王故苑。 秋原何处携壶。停骖访古踟蹰。双庙遗风尚在,漆园傲吏应无。
  • 675.《清平乐·镜清朝·陈芳藻寒光皎洁。认取秦时月。为问圆冰清到骨,可贮芙蓉颜色。愁来怕上眉梢。恐伊知我魂消。顾影卿怜谁瘦,朝朝相对无聊。
  • 676.《清平乐·送人近现代·卢青山无凭春梦,醒作离梧凤。唯有落花情不动,故向多情飘送。送春岁岁休悲,韶光冉冉催回。那似人间送客,江云客去无归。
  • 677.《清平乐·云烟草树宋朝·辛弃疾 云烟草树。山北山南雨。溪上行人相背去。惟有啼鸦一处。 门前万斛春寒。梅花可煞摧残。使我长忘酒易,要君不作诗难。
  • 678.《清平乐·其一·八月十九日内子暨儿辈北来,仍寓东铁匠胡同旧庐清朝·叶昌炽城西地迥。门掩蓬蒿静。燕子归来巢乍定。犹忆旧时门径。古碑金薤盈箱。乱书束笋堆床。试问几朵家具,两三薄笨车装。
  • 679.《清平乐·咏西瓜清朝·许淑慧绿橘圆洁。秋水红冰结。饱食且须除内热。莫问豳风几月。当年玉碗金刀。分甘曾趁良宵。又是秋期近也,不堪归路迢迢。
  • 680.《清平乐·同乐馆元朝·马需庵 红炉画阁。有酒须同乐。千古独醒终是错。休笑刘伶毕卓。小槽酒滴珍珠。请君任意零沽。试饮三杯春露,出门定要人扶。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