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平乐》,原为唐教坊曲名,取用汉乐府“清乐”、“平乐”这两个乐调而命名。后用作词牌。《宋史·乐志》入“大石调”,《金奁集》、《乐章集》并入“越调”。通常以李煜词为准。双调四十六字,八句,前片四仄韵,后片三平韵。一说李白曾作《清平》,《尊前集》载有李白词四首,恐后人伪托,不可信。

双调,四十六字。上阕押仄声韵,下阕换平声韵。也有全押仄声韵的。

清平乐

  • 501.《清平乐·其十二近现代·赵尊岳金杯浅递。未饮先沉醉。密语深怜轻掩泪。忘却胡麻滋味。夙嫌生不逢时。红闺负尽腰肢。此际莫言娇纵,云鬟卸却花枝。
  • 502.《清平乐·滁阳寄邵子非诸友宋朝·向子諲 云无天净。明月端如镜。乌鹊绕枝栖未稳。零露垂垂珠陨。 扁舟共绝潮河。秋风别去如梭。今夜凄然对影,与谁斟酌姮娥。
  • 503.《清平乐·薄情风雨宋朝·向子湮 薄情风雨。断送花何许。 一夜清香无觅处。却返云窗月户。 醉乡面米为春。荆州富贵中人。 肯入芗林净社,玉山屡倒芳...
  • 504.《清平乐·新来塞北宋朝·刘过新来塞北。传到真消息。 赤地居民无一粒。更五单于争立。 维师父鹰扬。熊罴百万堂堂。 看取黄金假钺,归来异姓真王。
  • 505.《清平乐·春归清朝·徐元瑞绣窗无那。自卷帘儿坐。羞睹黄莺枝上卧。抛去青梅数颗。东风阵阵相催。胭脂满地苍苔。春色依然归去,为谁留下愁来。
  • 506.《清平乐·彩舟双橹宋朝·蔡伸 彩舟双橹。六月临平路。小雨轻风消晚暑。绕岸荷花无数。玉人璨枕方床。遥知待月西厢。昨夜有情风月,今宵特地凄凉。 ...
  • 507.《清平乐·为湖帆题所南翁画兰,用玉田韵清朝·朱祖谋劫馀花叶。楚畹容光别。露泣烟啼那可说。不受等閒风月。芳魂零落荒山。根荄终古相关。好伴一编心史,长留沈恨人閒。
  • 508.《清平乐·秋怀骚屑宋朝·黎廷瑞秋怀骚屑。卧听萧萧叶。四壁寒蛩吟不歇,旧恨新愁都说。疏疏雨打栖鸦。月痕犹在窗纱。一夜西风能紧,明朝瘦也黄花。
  • 509.《清平乐·谁家废墅清朝·吕碧城谁家废墅,旧日藏春处。曲院回廊深几许,只有斜阳来去。孤吟幽境闲寻,屐痕一径苔侵。秋笋瘦穿石罅,老荷高过桥阴。
  • 510.《清平乐·又清朝·吕惠如翠樽红炬。送了年华去。听尽邻娃欢笑语。好在不知愁处。春风又到人间。凭楼何事相关。多少夕阳烟柳,可怜如此江山。
  • 511.《清平乐·水仙装束元朝·姚燧水仙装束。风致清逾淑。春竟枝头添萼绿。要与梅花仲叔。生红从此羞颜。甘同桃李漫山。不是冥鸿过尽,情教衔子荆蛮。
  • 512.《清平乐·石榴宋朝·刘辰翁 深红半面。一似墙头见。草树池塘青一片。独倚阑干几遍。 更谁绛袖朱唇。火云相对英英。笑杀牡丹正午,离披不任看承。
  • 513.《清平乐·早春清朝·刘建春光太早。乳燕雕梁绕。枝上莺声又巧,柳学纤腰如袅。兰闺晓梦才醒。苍苔砌外闲行。春到园林如画,梅花香染江城。
  • 514.《清平乐·叶子芳辰嘱题近现代·熊盛元一池荷影,叶底横烟艇。月坠波心风不定,梦被菱歌惊醒。起来诗思泠然,流云翠滴银笺。认取当年鸥鹭,始知身在瓢泉。
  • 515.《清平乐·春日·见继昌《左庵词话》清朝·钱瑗柳摇花颤。吹遍东风软。好梦惊回莺百啭。天远何如人远。乍寒乍暖无凭。一宵几遍阴晴。猜著天公情性,算他真个聪明。
  • 516.《清平乐·题南田山水清朝·改琦墨漪明净。点出清秋景。水上烟光吹不定。浮动一痕山影。凉堂图画紬开。愔愔幽绿生苔。想见白云溪上,东园月话归来。
  • 517.《清平乐·银钩虿尾宋朝·向子諲 银钩虿尾。一似钟繇字。吏部文章麟角起。自是惊人瑞世。 西垣准拟挥毫。不须苦续离骚。政看翻阶红药,无忘丛桂香醪。
  • 518.《清平乐·腊梅清朝·徐元瑞冰清玉映。耐得骄寒性。日暮阑干犹独凭。多少诗情酒兴。天然厌学浓妆。几点瘦影横窗。著意不须颜色,寻它一段幽香。
  • 519.《清平乐·其二·与花语近现代·崔荣江与花遮伞,不许风吹散。久伫枝前听婉婉。花语哝哝如幻。许君收拾残红,相携一并龙钟。来世拾花之地,为君再著香浓。
  • 520.《清平乐·其一近现代·赵文漪斜阳青草。容易春光老。满砌落英犹未扫。昨夜闲愁多少。劝君莫惜金杯。东风万一相催。待取红稀绿怨,江南明月楼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