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平乐》,原为唐教坊曲名,取用汉乐府“清乐”、“平乐”这两个乐调而命名。后用作词牌。《宋史·乐志》入“大石调”,《金奁集》、《乐章集》并入“越调”。通常以李煜词为准。双调四十六字,八句,前片四仄韵,后片三平韵。一说李白曾作《清平》,《尊前集》载有李白词四首,恐后人伪托,不可信。

双调,四十六字。上阕押仄声韵,下阕换平声韵。也有全押仄声韵的。

清平乐

  • 1341.《清平乐·坠红飘絮宋朝·王灼 坠红飘絮。收拾春归去。长恨春归无觅处。心事顾谁分付。卢家小苑回塘。于飞多少鸳鸯。纵使东墙隔断,莫愁应念王昌。 ...
  • 1342.《清平乐·张秀实芍药词元朝·刘敏中 牡丹花落。梦里东风恶。见说君家红芍药。尽把春愁忘却。隔墙百步香来。数丛为我全开。拚向彩云堆里,醉时同卧苍苔。 ...
  • 1343.《清平乐·其二明朝·董纪今朝初度。敢道儒冠误。造物拘人元有数。不是青云无路。团栾稚子山妻。寻常淡饭黄齑。日晏枕边啼鸟,何如马上朝鸡。
  • 1344.《清平乐·碧桃千树清朝·沈皞日碧桃千树。楼在花深处。冷落重门人已去。谁踏空阶红雨。小桥才放流澌。画船顿觉归迟。但见烟迷堤柳,可怜吹尽春丝。
  • 1345.《清平乐·题高野侯小像清朝·高燮齐年宗契。标格神仙比。春在先生畴可媲。同占湖山清气。西泠几度沧桑。君家犹剩荒庄。只是画梅圣手,封侯更许称王。
  • 1346.《清平乐·宫词清朝·张学圣昭阳春暖。风送歌声远。舞罢霓裳归院晚。凝醉海棠红软。窗前鹦鹉娇呼。锦帷春梦如酥。女伴相邀斗草,云鬟起倩人梳。
  • 1347.《清平乐·唾绒残线清朝·张尔田唾绒残线。界破红妆面。浓睡醒来莺语懒。又是斜阳小院。麝薰微度罗衣。雨余栀子添肥。贪画远山一角,不知蹙损双眉。
  • 1348.《清平乐·画帘钩重清朝·乔大壮画帘钩重。惊起孤衾梦。二月初头桐花冻。人似绿毛么凤。日日苦雾巴江。岁岁江波路长。楼上熏衣对镜,楼外芳草斜阳。
  • 1349.《清平乐·答索琴清朝·邹祗谟琮琤寒玉。清调随秋竹。旧时惯弄求凤曲。莫把朝飞轻续。一弹明月轻纱。再弹夜雨梨花。莫使高山流水,三分搀入琵琶。
  • 1350.《清平乐·骆佩香女士为王梦栖画水墨花卉卷清朝·潘飞声碧濛濛地。唤起花情思。未要调脂吹作水。偷得小仓晴翠。凭添几树霜华。供来柿叶山家。翻笑鸥波有恨,任他芳草天涯。
  • 1351.《清平乐·五张六角清朝·边浴礼五张六角。往事思量著。翠烛一星风刮落。记在那家帘箔。晓鸦啼散行云。匆匆罗袂轻分。难忘碧纱幮底,夜深手拍秋蚊。
  • 1352.《清平乐·辛勤浇溉近现代·王季思辛勤浇溉,浇出花如海。摘取一枝红可爱,让与浇花人戴。花农摇手频辞:“同心爱护花枝,待得繁花过后,满园玉润珠辉”。
  • 1353.《清平乐·打开青瓮近现代·张克家打开青瓮。五石瓢来送。不读刘伶酒德颂。为洗心头沈痛。苍红芋大专车。娇黄枣大如瓜。醉饱西窗酣睡,双成向我■
  • 1354.《清平乐·其十二近现代·赵尊岳踏青人去。折柳和轻絮。柳外啼鹃啼不住。曾是钿车行处。残阳淡入烟昏。藏鸦不见斜门。裘马五陵年少,风流也黯吟魂。
  • 1355.《清平乐·黄荫普南归以花笺见贻近现代·赵尊岳缤纷蝉翼。壮我缃敛色。社燕秋鸿南自北。无语已传消息。窗前漫草玄经。尊边再续诗盟。灯畔重拈细字,梦回犹殢深情。
  • 1356.《清平乐·祝德愔初度近现代·刘蘅心闲难老。胜■安期枣。君与松筠同寿考。况复笔花长好。年年此日筵开。吾侪相见倾怀。谈到神仙故事,环中一角蓬莱。
  • 1357.《清平乐·为敏孙族兄题全家福照片近现代·龙榆生相亲相敬。好个贤梁孟。瓜架豆棚堪养性。鹤发朱颜并影。含饴调弄孙曾。禾麻岁岁丰登。仍有少年干劲,寿随日月俱增。
  • 1358.《清平乐·送春和紫薇近现代·傅义悼红怨碧。风雨偏生隙。忍见芳菲今尽易。默默追寻故迹。韶华最是珍稀。骊歌无限痴迷。犹记春晨睡起,踏泥扶起柔薇。
  • 1359.《清平乐·暂来还去宋朝·晏几道 暂来还去。轻似风头絮。给俐相逢留不住。何况相逢无处。 去时约略黄昏。月华却到朱门。别后几番明月,素娥应是消魂。
  • 1360.《清平乐·莲开欲遍宋朝·晏几道 莲开欲遍。一夜秋声转。残绿断红香片片。长是西风堪怨。 莫愁家住溪边。采莲心事年年。谁管水流花谢,月明昨夜兰船。